全國熱線
15210247620
通濟堰攔河壩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運用時間最長的活動壩
通濟堰是都江堰灌區第二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始建于公元前141年,當時是為了彌補都江堰灌區覆蓋面不足的問題,灌溉成都平原西南的眉嘉平原,其核心灌區為四川省眉山市太和鎮永豐村。
20世紀70年代舊照
通濟堰現狀示意圖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通濟堰管理處工作人員近日在整理檔案時,對一張舊照片進行了反復研究論證,再一次挖掘了通濟堰蘊含的治水智慧。
據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四川通志·政績》記載:“徐蕘,浙江金華拔貢,乾隆十五年知新津,引西河水以益通濟堰,下灌彭眉。”《通濟堰志》也有記載,通濟堰的水,大部分是從西河引入的。原因是西河水主要來源于都江堰外江,水質優于南河,直到現在,西河水質仍常年保持在地表水Ⅱ類以上,是新津城區的生活用水來源。
雖然眾多史料中有著明確記載,但古人在沒有鋪設管道或建造渡槽橫跨南河的前提下,如何將西河的水穿越南河到達彼岸的通濟堰進水口呢?一張拍攝于20世紀70年代的通濟堰古攔河壩照片,給出了答案。
由于西河河床高于南河,且比降高、流速快,古人利用這一自然特性,建造了弧形攔河壩,將西河的水往上游趕并沿大壩快速通過南河,引向對岸的通濟堰進水口。通濟堰古攔河壩印證了古人“道法自然”的治水理念和“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的治水智慧,令人拍案叫絕。
從今日的地圖上看,通濟堰渠首引水工程位于成都市新津區南河、西河與金馬河(岷江)交匯處,其進水口位于南河右岸,水源主要來自南河。這又是為什么呢?原來1984年7月29日,通濟堰遭特大洪水襲擊,西河引水樞紐白溪堰被沖毀。當時財力有限,相關部門無力修復白溪堰,因此通濟堰從那時起開始從南河引水。
如今,通濟堰灌區水資源已納入都江堰灌區,實施一體化管理調度,灌區面貌正悄然發生著變化。沿用千年的通濟古堰還有許多值得總結、可復制的治水智慧,這些治水智慧的傳承和弘揚,也將助力灌區高質量發展,不斷造福灌區人民。
通濟堰體現了古人“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治水智慧,是人水和諧的典范工程